9月10日,4000辆中兴皮卡登上2艘挪威远洋货轮,被运往万里之遥的利比亚,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大一单出口贸易。它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。多次为中国运送出口汽车的史密斯船长说:“从中国运送这么多的出口汽车,我还是第一次。”
出口图片
从“国情车”到国际销售
作为国产皮卡的“长子”,中兴皮卡从诞生起已走过13年的历程。同时,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,还以产品的经济性著称国内汽车行业,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作“国情车”。在进口车涌入国门的今天,作为中国的国情车,能如此大批量地出口海外,让国人找回了些自信。
其实,这一“国情车”,走向海外不是第一次。1991年,数十辆中兴皮卡就已敲开伊拉克国门,穿过中东干渴的大沙漠到达巴格达。
中兴皮卡出口利比亚已经也不是第一次,先前的出口车大多被民间使用。本次出口的4000辆皮卡,基本配给利比亚政府部门使用。据资料,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皮卡开始大批量出口,利比亚使用更多的是日本皮卡。现在,利比亚国内除部分高端皮卡市场留给日本产品外,其他市场基本被中兴皮卡所挤占。
中兴皮卡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性价比上,性能与同类洋皮卡相媲美,但价位仅为洋皮卡的一半。利比亚驻华商务参赞阿布杜哈米德·温迪认为,中兴皮卡“6000到8000美元的销售价位,是对其他国家1.2万美元皮卡的最大冲击。”
中兴皮卡出口一路走好,坚定了中兴公司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。按照他们的计划,今后将逐步加大海外销售的力度,在未来几年内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销量达到各占50%。
造皮卡眼睛向“外”
中兴公司权威人士认为,价位优势固然是通向国际市场的“杀手锏”,但产品的整体性能也可与洋皮卡“叫阵”。他们的目标是,打造的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“叫座”,更要让国外用户“叫好”。
中兴公司在打造皮卡产品上,可谓“十年磨一剑”。现在,走进这家公司气势恢弘的生产车间,看到联合厂房内总工艺线长7公里;从北门进入的是原材料,而从南门鱼贯而出的是辆辆整车;主要工艺装备为进口设备。
为了达到这个效果,中兴皮卡出口,坚持有的放矢。他们瞄准国际市场,分别模拟西伯利亚、中东和非洲沙漠、青藏高原三种气候条件,进行发动机高寒、高温、高原“三高”标定,各种零部件均根据不同区域的综合使用情况进行试验选定。
拓海外市场消化产能压力
目前,难以做大国内皮卡市场的原因之一,是各地对皮卡采取了过多的限行政策。对此,国内各家皮卡企业深有同感。早在1999年,中兴公司就形成年产6万辆皮卡的能力。为了及早消化“摊大”的销售“大饼”,扩大国外销售成为提升产品产量的重要一招。
今天,该公司已经与20多家国际汽车经销或代理商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,并和10多个国家驻中国使馆、领事机构的商务人员保持经常的联系。
谈到未来皮卡出口,中兴公司总经理肖伟说:“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轻纺产品出口、90年代家电产品出口为主的时代,今后以轻型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将会呈显逐年上升的趋势。”目前的国内市场,国产轿车、越野车等产品已被同类进口汽车挤占了绝大市场;但在国际市场,中兴皮卡在与洋品牌“过招”中却初显“英雄本色”,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声誉。这与中兴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的“走出去”战略是分不开的。同时也显现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,为我国机电产品的大宗出口树立了楷模。